更新傳道會 Christian Renewal Ministries

0

松針無豐葉,亦能散清香

和很多人一樣,我受洗之後隨即加入教會的事工。

那時帶著年幼的孩子們參加婦女團契查經,也一邊寫作加入教會刊物的編輯團隊。稍後,找出一點時間上神學課,開始教主日學以及外面福音機構工作。日子就在家務、寫作和備課之中過了三十多年。不覺在忙碌之中培養了寳貴的友誼親情,也刺激我勤奮學習。但最大的收穫是自己被改變了。

首先學著忘我。因爲我的服事都是藉著文字言行來表達,很容易表現自我,包括自己的觀念習慣和感情個性。一開始,我爲求工作效率,習慣以自己的思維和作法來作事,忘了給對方體認的空間,結果演變成前仆無後繼,即使事情完成,但兩敗俱傷。痛悔之餘才明白,上帝看重工人勝於工作,因為一切事工都由心而發。我這罪人,本該滅亡,但在基督裏藉著白白的恩典得到赦免,成爲上帝的兒女;應該體會神看祂的兒女一視同仁,因爲我們都有一顆屬神的心。祂把我放在這個和諧的環境,是要我和同工培養合一的精神。

當我調整自己、尊重他人時,就變得容易看出同工的各種才幹,合作的步調有了規律和秩序。輸與贏,只是個人的經驗。我可以勝過自己,也會輸給自己。同心同工才能培養能量,建造生命。姊妹之間手足之情真正開始。

深深體會主的話:「應當結出果子,與悔改的心相稱」(路3:8)

其次是改變方向。服事的道路也要面臨十字路口,有時轉換崗位需要信心,雖然還看不清前方的路況。但是不論即將或東或西,都要抛下原來的成果,邁出第一步。走上新路程可能要完全告別熟悉的環境和同工,或許曾經擁有的掌聲將化爲灰煙,仍然要學習在每一個盛開的花前甘心告別,即使這花還不夠完美。

我曾經爲了專心照顧家庭,放下繁多的教會事工,好好陪伴父母,陪丈夫走過喪父之痛以及事業低谷;也與青少年時期的孩子們同修品格、互建信心。專心家事讓我重新學習處理情緒,再一次重審和培養耐心和信心。

選擇這樣的生活,我並不後悔,因爲我學會了在許多的小事上忠心。也有時覺得身體疲憊,好像一株無人問津的林間老松,但是每次來到主禱告,主愛溫暖我安慰我,使我感到松針雖無豐葉,但在陽光下仍能散發清香。

如今明白每一個路口的指標都有上帝的手印、祝福的彩虹;明白有一條長遠的道路早已為我設計預備。如果我只顧眼前的輝煌燦爛,就無法腳踏實地走過每一段。我更明白家庭是教會的縮影,家人需要在愛中成長。教會也是家庭的延伸,維持和諧的家庭生活,就是給神和教會的一份奉獻。等我再回來參與教會的事奉時,有些老同工已經搬遷,有些事物也已改變,但是不變的見證仍然堅立,那就是人人都爲了感念主恩而事奉,都在經歷心靈的更新。如此我更感受到同工的珍貴在於它的可遇而不可求,只要心意更新,事奉就更新。

使徒保羅,喜歡比喻我們的服事為 「活祭」。傳統獻祭,以獻死牲一次為祭,保羅強調的 「活祭」 ,是一生完全的事奉。雖然人的一生有好幾個階段,有時順暢,有時艱難,但只要獻出自信而從容的生命,就能確信自己活在神的慈愛裏,從容接受挑戰。即便服事的工場不大或處境困頓,上帝的啓發仍能在人的心裏不斷發芽、更新。

當心意被更新時,就懂得尊重一滴水也有它的能量;一顆露珠,也曾經承載星光。當心意更新而變化時,人的力量就接上屬天的資源,每一天都樂意活出希望。